关于我们   |   联系我们   |
信息动态​>>
《大爱,在这里流淌》

  基金会成立后,李新炎先生带领家属子女年年向基金会捐资,并从年终公司分红中抽出一定比例捐赠,十年间累计捐资1.6亿多元。2008年12月和2012年8月,李新炎先生的父母相继辞世,他把丧事期间收到的慰问金和父母亲节俭遗留的10万元存款全部捐给了基金会。在他的带动下,他的子女每年都向基金会捐款。龙工控股公司及其集团企业和干部员工以及社会爱心人士,纷纷向基金会捐款,基金会先后收到爱心捐款近2亿元,成为闽西乃至福建一家具有较大实力、公信力的民间慈善组织。
  李新炎慈善基金会的慈辉,开始在闽西乃至全国各地闪耀。扎根闽西这一方沃土,基金会和老区群众同呼吸、共命运,如今已成为高高矗立在闽西大地上的一面慈善旗帜。

  让爱洒遍每个角落
  落在后面,拉一把;遇到困难,帮一回。哪里有不幸,李新炎慈善基金会的脚步就会走到哪里。
  河南洛阳的张钊颖父亲去世、母亲患病,连城莒溪的邱丽华母亲去世、弟弟辍学打工,南平的林彩丽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,永定培丰的陈鑫祥母亲去世、父亲残疾……在龙岩学院,有这么一群学生,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,但在李新炎慈善基金会的帮助下,他们都告别了自卑彷徨,重拾热情自信,个个品学兼优。他们就是李新炎慈善基金会与龙岩学院联合开展的“爱心传递·青春飞翔”主题活动的受助学生。
  “我们不仅从物质上帮助他们,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,让他们走出阴影、拥抱阳光,进而把爱心传递下去。”基金会秘书长王室成告诉记者。
  “爱心传递·青春飞翔”活动只是李新炎慈善基金会众多慈善资助项目之一。十年来,基金会不断摸索完善慈善资助项目,目前已涵盖了育才助学、爱心助孤、帮扶助困、关爱助医、扶贫助侨、贫困母亲救助、赈灾救灾、利民公益等八大领域。
  这组数字爱心满满:从2007年至2017年6月,基金会已累计资助大中小学贫困生6587人(次);资助孤儿1603人(次);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困难职工947户;资助重病患者1522人(次);资助贫困侨属、侨眷548人(次);资助农村贫困母亲455人(次);资助利民公益项目64个,资助总额累计达7811.62万余元。
  这些善举温情脉脉:基金会2007年刚成立就设立了大病资助项目,龙岩三中学生李燕萍肝移植,基金会连续三次给予资助5万元。如今,李燕萍已康复,成为一名医生,她专程给基金会送来一面锦旗,深情地说:“我的生命是基金会和众多爱心人士救助的,我要用我的医疗知识为更多病人服务,为社会奉献我的青春”。为帮助上世纪六十年代归国侨胞侨眷中鳏寡孤独、老弱病残的贫困侨属解决生活困难,李新炎慈善基金会于2009年设立助侨项目,十年来资助金额近百万元。该善举不仅温暖了海外广大侨胞的心,也得到省侨办领导的高度赞誉。上杭县贫困大学生李正鹏在基金会的帮助下顺利就读大学,毕业后进入核工业部门工作;连城县孤儿项丽华自小在寺庙长大,基金会为她解决了就学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,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老师;北山煤矿困难职工赖太安得到了基金会资助后,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;武平县贫困母亲钟梅玉因儿子患病家庭陷入困境,基金会解了她的燃眉之急;新罗区老归侨章友英体弱多病,基金会每年给予资助;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、闽北水灾、连城特大洪灾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,李新炎先生和基金会都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资;校园建设提升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、文化体育卫生项目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,李新炎先生和基金会纷纷慷慨解囊……